“花儿”起源于甘肃南部的临夏,岷县等山区,其曲调丰富,文词朴实、生动,广泛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区,居住在这里的汉、回、藏、东乡、保安、土、撒拉、蒙古、裕固等各族群众只要有闲暇的时间,都要漫上几句悠扬的花儿。
花儿流行于中国西北陇中高原,其传唱范围约在贺兰山以南、六盘山以西、岷县以北、日月山以东这一跨越宁夏、甘肃、青海3省、区的宽阔地带及新疆的昌吉回族自治州,陕西宝鸡以西、四川若尔盖一带及西藏部分地区也有流传。
“回族花儿”通常是指河州型花儿。花儿被分为河州型花儿和洮岷型花儿两大类。其中洮岷花儿是汉族所创造的花儿,主要流行在甘肃岷县的莲花山地区。花儿也是多民族共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它用汉语演唱,在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公元1368年前后)。2006年5月20日,花儿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儿流行地域广阔、传唱民族众多、歌词曲令丰富、历史源远流长,不愧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活着的《诗经》”、“西北的百科全书”,并入选中国和世界双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海省是河州型花儿的重要流传地之一,花儿在青海包括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和撒拉族等6个世居民族中广为流传,主要盛行于循化、化隆、同仁、贵德、共和、湟源、湟中、西宁、乐都、民和、门源、大通和互助等地。演唱花儿的优秀歌手多为回族。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