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县巴燕镇庄稼义务抢收队

“我种了一辈子庄稼,现在年龄大了,儿子儿媳都进城务工去了,看着自家以前的土地荒废掉,我觉得太可惜了。不过今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村支部书记韩文通过联系村里种植大户,将我家荒废的土地交给种植大户进行整治并种上了小麦,‘黄土地’又再一次变成了‘绿田野’,看着小麦产量比去年增收一倍多,我是打心眼里高兴。”下加合村村民韩哈克满脸笑容地说道。

为切实筑牢耕地保护防线,巴燕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撂荒地整治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保现有耕地应种尽种,促进全镇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据了解,2022年巴燕镇有效整治撂荒地8000亩,按照“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的原则,种植小麦1500亩、油菜2000亩、青饲草3500亩,目前正在抢收阶段。预计为群众增收253万元,种植的青饲草可以解决2000头牛、3000只羊一年的饲草喂养,节约喂养成本875万元,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

下加合村村民黄赛买正在为5亩多的小麦不能及时收割而发愁,往年的这个时候,在外务工的儿子、女儿都会回家帮忙,可今年因疫情原因,儿女们没能回来,老两口一时不知该咋办。村党支部书记韩文得知此情况后,便立即召集村“两委”干部、党员及志愿者为骨干力量,抓住本轮降雨过后的晴好天气,帮黄赛买老两口收割小麦。下加合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第一时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重点帮助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和其他困难群众抢收,减少损失,让耀眼党旗在田间地头迎风飘扬。在当前严峻的疫情、汛情形势下,为落实防汛防灾措施的同时确保农业生产受灾不减产,巴燕镇党委、政府坚决贯彻“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禁止人员聚集”的总要求,做好群众分区域、分批次,以家到田间“两点一线”管理方式,让疫情防控工作延伸至田间地头。各村党支部也及时响应号召,通过发动党员干部,动员各方力量切实打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掀起了一个个抢收的新高潮。据统计,今年巴燕镇种植粮食作物39602亩,预计总产量达826.2公斤;种植油料作物14805亩,预计总产量193.8万公斤;种植蔬菜1106亩,预计总产量204.8万公斤。

“群众哪里有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就应该出现在哪里,帮助农民抢收秋粮,是用我们的实干来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同志们的及时帮扶温暖了群众的心,同时也践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为辖区群众守好‘粮袋子’,鼓足‘钱袋子’,有效发挥农业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推动作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建国说道。

来源 | 化隆党建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Avatar photo
狼牙洋芋
山水化隆博客/网站创建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