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斗寺亦称“丹笛寺”、“旦斗寺”、“丹豆寺”、“旦兜寺”等、藏语称“丹斗谢吉央贡,属于化隆县的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寺院。位于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乡,寺周悬崖陡立,石壁高耸,佛殿或建于峭壁之中,或建于悬崖之下,或依天然岩洞而成,别具一格。据载,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赞普达磨禁佛,在曲卧山修行的藏饶赛、肴格迥、玛释迦牟尼3人逃来青海,曾在此居住,剃度附近甲徐村的喇勤贡巴饶赛(892-975 )为徒。
该寺的整个建筑至今完好无损,由阿尼鲁加殿、热杂帕殿、比丘阿吉达修行殿、三世达赖修行殿、“三贤哲”及喇勤修行殿、弥勒殿、阿柔格西修行殿、释迦殿、大经堂、才旦夏茸拉章、叶东佛塔及僧舍、大厨房等组成,共约200余间,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青海记》载,当时有18僧,《安多政教史》则云有百余僧。1958年后关闭,1962年开放,有寺僧18人,1967年再次关闭。1980年重新开放,现有寺僧35户69人(其中完德11人),寺周林木近千亩,由寺僧管护。
丹斗寺原来的宗教法事活动有正月祈愿法会,三月春季学经期会、四月为期7天的主神供养会、赛康巴所创的五月修供法会、六月十五日起为期45天的夏季学经期会、八月为期7天的胜乐供养法会、十月宗喀巴圆寂日的五供法会等。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